股票配资app下载
广东装修行业龙头建艺集团,今年的日子越发难过了。
上个月,公司发布财报,2024年又是亏损的一年,净利润-8.3亿元。
公告发布不久后,建艺集团一、二把手相继辞职,财报难看,高管出走,公司已陷入多事之秋。
建艺集团走到今天这一步,其实更直接的原因,还是被拖累的。
2021年恒大“暴雷”,不少靠恒大吃饭的老板,不仅一夜返贫,还要背负几千万,几亿的巨额债务。
其中就包括梅州老板,深圳建艺集团的实控人,因为公司近一半的收入几乎来自恒大。
随着恒大的破产,建艺集团像是失去了支柱,收入跌至负数,入不敷出。
幸运的是,刘海云成功抓到救命稻草,把股份卖给珠海国资,套现4亿。
按理说,这是最好的上岸剧本,但刘海云却选择了岸下再次挣扎,仍对恒大抱有幻想,保留20%股份,与珠海国资签下承诺协议。
结果,刘海云不仅吐出已套现的4亿资金,还要搭上30亿的家底。
1958年,刘海云出生于广东梅州,20岁那年进入一家国营单位当工人。
在八十年代,工人可是最被羡慕的职业。
随着中越边境紧张局势,1979年,刘海云果断放弃工人工作,选择从军入伍,并且立下战功,受到表彰。
退伍后刘海云顺利进入梅州一家冷冻厂当上了中层领导。
凭借当兵时养成的干劲,刘海云很快被提拔到一家贸易公司当副经理。经过几年的贸易经历,刘海云迅速增长了见识,积累了丰富的商业资源。
到了90年代,刘海云转行干装修,凭借丰富的商贸经验,一举签下不少大单。
21世纪初,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井喷式发展,刘海云瞅准了机会,抵押了家里的3套房产,承包运营国企装修项目。
而这只是一次尝试,基于当时国企改制的趋势,刘海云真正的目的是想拿下整个国企,独资运营。
踩着房地产时代的顺风车,2006年,刘海云成功将建艺收入自己囊中,成为真正的实控老板。
国企私有化后,刘海云的开挂人生才正式开始。
2010年,恒大房地产开始布局于楼房精装修项目,商业嗅觉敏锐的刘海云就此盯上了恒大这个大客户。
在刘海云的不懈努力下,2012年,终于拿下恒大这个大客户,彼时的刘海云一定想不到,下半生却被恒大坑惨了。
随着恒大的飞速发展,建艺集团也是迅速壮大,相比合作前的营收,整整翻了一倍多。
没过几年,2016年,建艺集团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,刘海云的身价暴涨,以29亿元财富位列《2016年胡润百富榜》第1475。
回看刘海云的发展,可谓顺风顺水,人生赢家。
上市是一个企业家的终极梦想,资本市场的“活水”,助力建艺集团高速发展。
但商业变化莫测,刘海云自己可以不犯错,但奈何遇到了恒大这个“猪队友”。
恒大那边原本与建艺集团是边干活边付款的结款模式,2019年,恒大却突然调整结款模式:建艺集团先垫付资金干活,干完后再结账。
这种合作模式的弊端就是,自身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。
但在上市的几年里,建艺集团的营收是一年比一年多,相比以往,2019年更是突破了30亿,其中50%营收都来自恒大一家。
出于对恒大的依赖,以及绝对信任,刘海云选择先垫付工程资金,再结账的合作模式。
令刘海云没有想到的是,2021年恒大资金链彻底断裂。
此时恒大未付建艺集团欠款大约28亿,竟占建艺集团总资产近50%。
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,建艺集团也不例外,资金链发生断裂,公司突然走到生死边缘。
为应对危机,刘海云果断做出决定:引进珠海国资。
2021年8月,刘海云向珠海国资增发建艺集团的13.52%股份,拿到了1.9亿资金,使建艺集团暂时避免了资金断裂的风险。
之后,刘海云又转卖给珠海国资16%股权,珠海国资顺势成为建艺集团的真正实控方。
通过转卖股份,刘海云套现4亿元现金,按理,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。
令人不解的是,刘海云并没有选择离场,仍保留20%的股份,并签下对赌协议。
一是在2025年前,建艺集团的应收账款28亿由刘海云负责讨回;二是在2022—2024年期间,保证建艺集团的年利润达到六千万以上。
无论哪一条,若没有完成,离目标额差多少,刘海云就补多少现金。
试想,一个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怎么会轻易做亏大于盈,营收分布散且不集中怎么会造成资金链断裂,这明显是一片无法抽身的泥潭。
但于刘海云而言,或许对自己的运营能力有较高的自信,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,也不相信恒大这么大的资产,抵不上自己的欠款。
坚信自己的能力没有错,但与欠下2.39万亿的恒大共沉沦明显不是一个明智之举。
面对一个到处漏水的大船,盼望它重新浮出水面,本就是天方夜谭,从上赌桌那一刻开始,刘海云就注定要输了。
建艺集团入不敷出,而刘海云所承诺的每年6000万利润不仅没有达到,甚至还要自掏腰包,搭上十几亿。
最令刘海云担忧的是,还要面临公司被退市的风险。股票上市规则规定:上市公司近一年度净资产为负,有可能要被退市。
2024年4月5日,建艺集团股票被带上“*ST”的帽子。
累累负债,已经让建艺集团走到了生死存亡时刻,那向恒大讨回债款是否能让公司起死回生?
为追回28亿欠款,刘海云将恒大起诉上法庭。
在与恒大缠斗的这3年里,也算是有收获,建艺集团先后得到恒大所抵债的未售房产,总价值为9690万元。
但相比20多亿元的巨债,这点钱无疑是杯水车薪。
刘海云只能履行承诺,2023年12月,他与建艺集团签订了《应收账款转让协议》,付给集团3.84亿元现金,自己拿到3.84的债权,买下难以讨回的坏账。
这也就意味着,刘海云当初套现的4亿,几乎吐了出来。
到了2024年12月6日,刘海云质押了持有建艺集团的5.79%股份,12月10日,刘海云又质押了持有建艺集团的3.92%股份。
12月下旬,刘海云又将持建艺集团下的一家子公司77%的股份,价值865万元的资产出让给了珠海国资。
刘海云即使拼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,但要想弥补28亿的巨大窟窿,实在是无力回天。
到目前为止,两项承诺加起来的债务就高达近30多亿元,而这一切都由刘海云一人承担,这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底。
在兑现承诺的几年里,刘海云深陷债务泥潭,一路惨败。
有人会疑惑,为什么刘海云不选择套现后撤了?
抛掉个人原因外,近几年,国资在买买买的路上,见多了套现溜之大吉的老板。
国资也是吃一堑长一智,不打无准备之仗,更不会让实控老板轻易跑掉。
不过,这场旷日持久的债务博弈,也暴露了企业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战略风险。
诉讼追债的硝烟背后,是建筑装饰行业在产业链弱势地位下的生存焦虑。这场债务困局终成资本市场的鲜活教案:
当行业系统性风险降临时,健康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,才是穿越周期的真正护城河。
参考资料
证券时报e公司 《被恒大欠9亿,建艺集团实控人自愿放弃所持股份表决权,董事会提前换届,有何隐情?交易所火速关》
时代商业研究院 《建艺集团连续两年亏损或将被“*ST”,原实控人刘海云高额业绩承诺悬顶》
网易 灰鸽观察室《珠海国资“教科书级”接盘:公司归我,坏账归你,利润还得兜底》
作者:少卿
编辑:柳叶叨叨
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